- 信息来源:海陵应急管理
- 发布日期:2025-11-08 14:19
- 浏览次数:
为全面提升我区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,11月6日,海陵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开展2025年地震救援应急演练。区委常委、副区长白小龙担任演练总指挥,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田金龙任现场指挥长,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有关领导到场观摩。
演练模拟我区发生5.5级地震,造成建筑倒塌、道路中断、通信局部中断的灾害场景。下午5时,演练正式开始。区应急管理局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,区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立即成立并投入运行。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,区应急管理局协调调度区人武部、发改委、消防救援大队、卫健委、公安分局等专业救援力量,以及蓝天救援中心、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等社会应急力量快速集结,奔赴“灾区”开展救援。
科技赋能提升救援效能。本次演练投入多种先进装备: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和热成像设备,实现空中侦察和生命迹象探测;系留照明系统为夜间救援提供持续照明保障;卫星电话确保极端条件下通信畅通。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,显著提升了灾情研判和救援行动的精准度与效率。
多部门协同作战有序。按照应急预案,现场成立了8个专项工作组。各工作组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:抢险救援组运用专业装备开展废墟搜救;医疗救治组立即建立现场医疗点实施急救;群众生活保障组快速搭建安置帐篷;基础设施保障组迅速恢复供电照明。整个救援过程衔接紧密,配合默契。
救援科目设置科学实用。演练设置了多个实战科目:消防救援人员演示了“米”字型支撑、向下破拆等专业救援技术;医疗救护人员展示了心肺复苏、创伤包扎等急救技能;社会救援力量参与了人员转移、心理疏导等工作。这些科目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地震救援的实际需求,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。
通过此次演练,全面检验了我区地震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,锻炼了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,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体系,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,为海陵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。